优化算法的演进 —— 从梯度下降到ADAM
Chen Kai Architect

在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领域,优化算法是驱动模型训练的核心要素。随着研究的深入,优化算法经历了从基础到复杂的不断演进,旨在提升训练效率、加快收敛速度,并克服各种训练中的挑战。本文将系统性地介绍几种主流的优化算法,重点讲解它们的思路演变和参数设计背后的逻辑。

梯度下降法(Gradient Descent)

梯度下降法是最基础且广泛使用的优化算法,旨在通过迭代更新模型参数,最小化损失函数。其核心思想是沿着损失函数梯度的反方向更新参数,以逐步逼近函数的最小值。

定义

设有一个可微分的损失函数 ,其参数向量为 。梯度下降法的目标是找到 使得

通过以下迭代步骤实现:

其中: - 为第 次迭代的参数向量。 - 是学习率,控制更新步长。 - 是损失函数 处的梯度。

梯度的意义:梯度 指向函数在 处最陡的上升方向。为了最小化函数,我们需要朝着梯度的反方向前进。

学习率的作用:学习率 决定了每次参数更新的步长。步长过大可能导致“越过”最小点,步长过小则可能导致收敛速度过慢,也即学习率过高可能导致发散,过低则导致收敛缓慢,通常通过实验或使用学习率调度策略(如学习率衰减)来确定,常见的选择范围在 之间,具体取值依赖于具体任务和模型的复杂性。

收敛性证明

定理 1(梯度下降法的收敛性)

假设损失函数 是凸函数,且具有 -Lipschitz连续梯度,即对于所有 ,有

当学习率 满足 时,梯度下降法序列 收敛到全局最小值

证明

考虑泰勒展开,损失函数在 附近的近似为:

将梯度下降的更新公式代入:

代入泰勒展开:

为了确保损失函数下降,需要:

优缺点

  • 优点
    • 实现简单,易于理解和应用。
    • 适用于各种规模的问题。
    • 对于凸函数,可以保证找到全局最小值。
  • 缺点
    • 对学习率敏感,需仔细调节。
    • 容易陷入局部最小值或鞍点,尤其在非凸优化问题中表现不佳。
    • 在高维空间中可能收敛缓慢。
    • 缺乏自适应性,无法自动调整学习率。

动量法(Momentum)

为了克服梯度下降法在优化过程中容易陷入局部最小值或鞍点的问题,动量法引入了“惯性”的概念。通过累积过去的梯度,动量法能够加速收敛,尤其在梯度方向一致时显著提升更新速度。

定义

动量法的更新公式为:

其中: - 为第 次迭代的动量向量。 - 为动量系数,通常取值在0.9左右。动量系数决定了过去梯度对当前动量的影响程度。较高的 值(如0.9)意味着更多地依赖过去的梯度,有助于加速收敛,但也可能导致在鞍点附近的震荡。通常,动量系数设定在0.8到0.99之间,根据具体任务调整。

这里引入动量的动机在于在梯度方向一致时,能够累积梯度的力量,从而加速收敛。假设梯度方向在连续的多个迭代中保持一致,则动量法能够通过累积梯度,减少更新步骤中的震荡,快速朝着最优解前进。

优缺点

  • 优点
    • 加速收敛,尤其在梯度方向一致时表现出色。
    • 减少梯度震荡,提高优化过程的稳定性。
    • 能够跨越局部最小值,加快逃离鞍点的速度。
  • 缺点
    • 引入了额外的超参数 ,需要调节。
    • 在某些情况下,动量可能导致参数在最小值附近过冲。
    • 对初始动量值敏感,可能需要额外的调节策略。

收敛性证明

定理 2(动量法的收敛性)

在假设损失函数 为凸且具有 -Lipschitz 连续梯度的条件下,当学习率 满足 时,动量法序列 收敛到全局最小值

证明

为了证明动量法在上述条件下的收敛性,我们将采用能量函数(Lyapunov 函数)的方法,通过构造一个合适的函数来衡量算法的进展,并证明该函数在每一步迭代中都在减少,从而保证算法的收敛性。

基本假设

  • 凸性:函数 是凸函数,即对于任意的 ,有

  • -Lipschitz 连续梯度:梯度满足

  • 存在全局最小值:存在 使得

能量函数

为了分析动量法的收敛性,我们构造一个能量函数(Lyapunov 函数)来衡量算法的进展:

其中, 是一个正的常数,需要根据后续分析确定其值。

我们需要证明能量函数 在每一步迭代中都在减少,即 ,其中

首先,利用 -Lipschitz 连续梯度的性质,对函数值的变化进行估计:

代入动量法的更新公式 ,得到:

接下来,利用凸性的性质,对于任意 ,有:

结合动量法的更新公式,我们有:

将其代入能量函数的变化估计中:

为了进一步分析,我们需要关联 。根据动量的更新公式:

可以看出, 是过去动量 和当前梯度 的线性组合。

为了简化分析,我们假设算法已经达到稳态,即 逐渐趋近于某一固定值。虽然在实际情况下,动量向量是动态变化的,但在稳态分析中,这一假设有助于简化证明。

考虑 的范数:

在稳态下,当 足够大时, 的变化趋于平稳,近似满足:

因此,可以近似认为:

确定学习率的范围

为了确保每一步迭代都能减少能量函数,即 ,需要满足以下不等式:

其中, 是一个常数。

利用动量的性质和 -Lipschitz 连续梯度的假设,可以推导出适当的 的取值范围,使得上述不等式成立。

具体地,结合之前的近似关系:

代入不等式:

利用 Cauchy-Schwarz 不等式:

因此,

整理得:

合并同类项:

为了使不等式成立,需要:

即:

两边同时乘以 (因为 ):

化简得:

因此,当学习率 满足:

时,上述不等式成立,确保每一步迭代都能减少能量函数

证明序列收敛到全局最小值

根据能量函数的定义:

我们已经证明,当 时,能量函数在每一步迭代中都在减少,即 ,其中

由于 是非负的(因为 ),且单调递减,依据单调有界数列的性质, 必然收敛。

,当 时,有:

因此,

根据 的凸性和 -Lipschitz 连续梯度的性质,当 时,,这意味着 收敛到全局最小值

Nesterov加速梯度(Nesterov Accelerated Gradient, NAG)

尽管动量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梯度下降的震荡问题,但它仍有改进空间。Nesterov加速梯度(NAG)通过在计算梯度之前先“预估”参数的位置,使得梯度的计算更具前瞻性,从而提升优化效率和稳定性。

定义

  1. 预估位置

    在计算梯度时,NAG不是在当前位置 处计算梯度,而是在动量调整后的“预估”位置 处计算。通过在预估位置计算梯度,NAG能够更好地利用动量信息,减少在复杂损失曲面中的震荡。

  2. 动量更新

    这里的动量系数与动量法相同,决定了过去梯度对当前动量的影响程度。通常设定为0.9,以确保动量的有效性。这一步确保了动量的更新更加考虑未来的方向,使得参数更新更加精准。

  3. 参数更新

    使用更新后的动量 来调整参数,与动量法相同。

优缺点

  • 优点
    • 提升了动量法的收敛速度和稳定性。
    • 更好地应对复杂的损失曲面,减少过冲现象。
    • 能够更快地响应梯度变化,提高优化效率。
  • 缺点
    • 增加了梯度计算的复杂度,因为需要在预估位置计算梯度。
    • 依然需要调节 等超参数。
    • 在某些情况下,预估步骤可能引入额外的误差,影响收敛性。

收敛性

定理 3(NAG的收敛性)

在假设损失函数 为凸且具有 -Lipschitz连续梯度的条件下,当学习率 满足 时,NAG序列 收敛到全局最小值

AdaGrad(Adaptive Gradient Algorithm)

AdaGrad引入了自适应学习率的概念,通过调整每个参数的学习率,使得频繁更新的参数学习率减小,稀疏更新的参数学习率增大。这使得AdaGrad特别适用于处理稀疏数据,如自然语言处理中的词嵌入。

定义

AdaGrad的更新公式为:

其中: - 为梯度的累积平方和矩阵。这里记录了所有过去梯度的平方和,为每个参数提供了一个自适应的学习率调整依据。 - 为防止除零的小常数,通常取值为 为每个参数分配了不同的学习率。梯度较大的参数学习率会减小,梯度较小的参数学习率会增大。

  • 学习率 ():虽然AdaGrad通过自适应调整学习率,但初始学习率的选择仍然重要,影响收敛速度和最终效果。通常需要通过实验或交叉验证来确定合适的学习率。

学习率选择

选择合适的学习率 对于AdaGrad的性能至关重要。过高的学习率可能导致发散,过低的学习率则可能导致收敛速度过慢。通常,推荐使用小学习率,如 ,并根据具体任务进行调整。

优缺点

  • 优点
    • 自适应学习率,适合处理稀疏数据。
    • 无需手动调整每个参数的学习率。
    • 能够在不同参数之间自动平衡学习率,提高优化效率。
  • 缺点
    • 学习率会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减小,可能导致优化过程过早停止。
    • 在非凸优化问题中可能表现不佳,容易陷入局部最小值。
    • 对初始学习率依然敏感,需要仔细调节。
    • 可能导致参数更新过于缓慢,特别是在深度神经网络中。

收敛性

定理 4(AdaGrad的收敛性)

在假设损失函数 为凸且具有 -Lipschitz连续梯度的条件下,AdaGrad算法能够保证序列 收敛到全局最小值

RMSProp(Root Mean Square Propagation)

AdaGrad在处理稀疏数据时表现出色,但其学习率会随着时间不断减小,这在某些情况下会导致优化过程过早停止。RMSProp通过引入梯度平方的滑动平均,解决了AdaGrad的学习率衰减过快的问题。

定义

RMSProp的更新公式为:

其中: - 为梯度平方的指数加权移动平均。

  • 为衰减率,通常取值为0.9。相比于AdaGrad的累积和,RMSProp使用了滑动窗口,使得过旧的梯度信息对当前学习率影响减小。

  • 为防止除零的小常数,通常取值为

  • 自适应学习率

    根据当前的梯度平方滑动平均调整每个参数的学习率,保持学习率的稳定性。

  • 学习率 ():与AdaGrad相同,需适当选择以平衡收敛速度和稳定性。默认值通常设为0.001,是一个经验值,可根据具体任务调整。

优缺点

  • 优点
    • 通过滑动平均保持学习率的稳定,避免了AdaGrad的过早收敛问题。
    • 适用于非凸优化问题,广泛应用于深度学习中。
    • 能够适应不同参数的学习需求,提高优化过程的灵活性。
  • 缺点
    • 引入了额外的超参数 ,需要调节。
    • 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结合动量法以提升性能。
    • 依然对初始学习率敏感,需要仔细选择。
    • 可能导致学习率调整过于缓慢,影响收敛速度。

收敛性

定理 5(RMSProp的收敛性)

在假设损失函数 为凸且具有 -Lipschitz连续梯度的条件下,RMSProp算法能够保证序列 收敛到全局最小值 ,当学习率 满足 时。

ADAM(Adaptive Moment Estimation)

ADAM(Adaptive Moment Estimation)综合了动量法和RMSProp的优势,通过同时计算梯度的一阶矩(动量)和二阶矩(梯度平方的滑动平均),实现了快速且稳定的优化过程。ADAM在深度学习中表现优异,成为最受欢迎的优化算法之一。

定义

ADAM结合了动量法和RMSProp,通过以下步骤实现参数的优化:

  1. 动量和梯度平方的估计

    • 计算动量

    • 计算梯度平方的滑动平均

  2. 偏差修正

    • 对动量 进行偏差修正:

    • 对梯度平方的滑动平均 进行偏差修正:

  3. 参数更新

    • 使用修正后的动量和梯度平方进行参数更新:

通过上述步骤,ADAM能够结合动量和自适应学习率的优势,实现快速且稳定的优化过程。其中:

  • 为一阶和二阶矩的衰减率,通常取值为0.9和0.999。、
    • 较高的 值能够更好地利用过去梯度的信息,加速收敛;较低的 值可能导致动量信息不足,收敛速度减慢。
    • 较高的 值有助于更准确地估计梯度的方差,防止学习率过快衰减;较低的 值可能导致梯度平方估计的不稳定,影响学习率调整的效果。
  • 为对偏差的修正。由于 在初始阶段偏向于0,偏差修正通过 来矫正这些偏差,确保参数更新的准确性。
  • 为学习率, 为防止除零的小常数,通常取值为 ,防止梯度平方为零时导致的无限学习率。

优缺点

  • 优点
    • 结合了动量法和RMSProp的优点,实现了快速且稳定的收敛。
    • 对超参数不太敏感,默认参数在大多数情况下表现良好。
    • 能够处理稀疏梯度问题,适用于大规模数据和复杂模型。
    • 自适应学习率,适合处理非凸优化问题。
  • 缺点
    • 在某些情况下,ADAM可能会偏离最优解,尤其是在存在噪声的梯度估计时。
    • 可能需要根据具体任务调整学习率和其他超参数,以达到最佳效果。
    • 复杂度较高,计算和存储开销较大。
    • 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导致过度依赖梯度的一阶矩,影响泛化能力。

优化算法的演变之路

从梯度下降法到ADAM,优化算法的发展历程反映了研究者们不断探索和改进的过程,每一步的演进都是为了解决前一算法的不足,提升模型训练的效率和效果。

演变过程

  1. 梯度下降法(GD):基础优化算法,简单但在高维空间中可能收敛缓慢,易陷入局部最小值或鞍点。像是一个坚定的登山者,一步一个脚印,稳步前进,适用于简单且可预测的路径。
  2. 动量法(Momentum):引入动量,利用过去梯度的累积,提升收敛速度,减少震荡。登山者带上了一块重物,有了惯性,可以更快地冲下陡坡,减少在弯道处的摆动,适用于需要加速的路径。
  3. Nesterov加速梯度(NAG):在动量法的基础上,通过预估位置计算梯度,进一步提升优化效率和稳定性。登山者不仅带着重物,还能提前预见前方的路况,做出更明智的决策,适用于复杂且多变的地形。
  4. AdaGrad:引入自适应学习率,根据梯度的历史信息调整每个参数的学习率,适合处理稀疏数据。登山者根据不同路段的难易程度,调整步伐,轻松应对复杂地形,适用于需要针对性调整学习率的任务。
  5. RMSProp:改进AdaGrad,使用滑动平均保持学习率的稳定,避免学习率过快衰减,适用于非凸优化问题。登山者记住最近的路况,合理调整步伐,不被过去的难点影响太多,适用于需要保持学习率稳定的优化问题。
  6. ADAM:综合动量法和RMSProp的优势,提供了快速且稳定的优化能力,成为深度学习中最常用的优化算法之一。登山者结合了惯性和智能决策,既能快速前进,又能灵活应对各种挑战,适用于大多数复杂的优化任务。

演变的思路

  • 自适应学习率:从固定学习率到自适应学习率,优化算法逐步学会根据梯度变化动态调整学习率,提高优化效率。
  • 动量的引入:通过引入动量,优化算法能够更有效地在损失曲面上移动,减少震荡,加速收敛。
  • 偏差修正:为了应对初始阶段的偏差,优化算法引入了偏差修正机制,确保参数更新的准确性。
  • 综合优势:最终,ADAM通过综合动量和自适应学习率的优势,提供了一种通用且高效的优化方法,适用于各种复杂的模型和数据集。

参数设计的深度解析

每种优化算法的参数设计背后都有其独特的逻辑和目的,理解这些设计思路有助于更有效地应用和调整优化算法。

学习率 ()

  • 梯度下降法:固定学习率,直接影响收敛速度和稳定性。
  • 动量法和NAG:依然需要设置合适的学习率,动量的引入使得模型对学习率的选择更加敏感。
  • AdaGrad和RMSProp:引入自适应学习率,学习率根据梯度的历史信息自动调整,减轻了手动调节学习率的负担。
  • ADAM:结合动量和自适应学习率,学习率的设计更加复杂,但默认参数通常表现良好,减少了超参数调节的需求。

学习率选择

选择合适的学习率 对于各类优化算法的性能至关重要。通常,通过以下方法确定学习率:

  • 网格搜索:在预设的学习率范围内进行多次实验,选择表现最佳的学习率。
  • 学习率调度:在训练过程中动态调整学习率,如学习率衰减、余弦退火等。
  • 自适应方法:如ADAM、RMSProp等,通过算法内部机制自动调整学习率,减少手动调节的需求。

动量系数 ()

  • 动量法和NAG:动量系数决定了过去梯度对当前动量的影响程度,通常设为0.9。
  • ADAM:分别有一阶矩和二阶矩的动量系数,通常设为0.9和0.999,确保对梯度和梯度平方的良好估计。

动量系数选择

选择合适的动量系数 可以显著影响优化算法的性能:

  • 高动量系数(如0.9):加速收敛,减少震荡,但可能导致过冲。
  • 低动量系数(如0.5):减少过冲,但可能导致收敛速度减慢。

通常,推荐使用0.9作为动量系数,并根据具体任务进行微调。

偏差修正

NAG和ADAM:通过偏差修正,优化算法能够在初始阶段提供更准确的参数更新,避免动量和梯度平方估计的偏差影响收敛效果。

偏差修正在算法的早期迭代中尤为重要,确保了动量和梯度平方的估计不会因初始化值(通常为0)而导致不准确的参数更新。这一步骤通过除以 来校正动量和梯度平方的偏差。

防止除零 ()

AdaGrad、RMSProp和ADAM:引入一个小常数 来防止在计算学习率时出现除零错误,确保算法的数值稳定性。

选择合适的 值对于保持数值稳定性至关重要。通常,选择 足以避免除零错误,同时不会对学习率调整产生显著影响。

优化算法的实战应用

理解优化算法的理论基础固然重要,但在实际应用中,合理选择和调整优化算法才能充分发挥其潜力。以下是各类优化算法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建议:

  • 梯度下降法
    • 适用于基础模型和简单任务,作为学习其他优化算法的基础。
    • 适合小规模数据集和低维模型。
  • 动量法和NAG
    • 当梯度下降法收敛速度过慢或在陡峭山谷中震荡时,动量法和NAG能够有效加速收敛。
    • 适用于深度神经网络和高维优化问题。
  • AdaGrad
    • 适用于处理稀疏数据,如自然语言处理中的词嵌入,能够自动调整学习率,适应不同参数的更新频率。
    • 适合处理大规模特征空间的问题。
  • RMSProp
    • 改善了AdaGrad的学习率衰减问题,适用于深度学习中的非凸优化问题,提供更稳定的学习过程。
    • 适合循环神经网络(RNN)和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的训练。
  • ADAM
    • 作为默认优化算法,适用于大多数深度学习任务,能够快速且稳定地收敛,特别适合处理复杂模型和大规模数据。
    • 适用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生成对抗网络(GAN)等复杂架构的训练。

实践中的优化策略

  1. 选择合适的优化器
    • 根据任务类型和数据特点选择最合适的优化算法。例如,使用ADAM作为默认优化器,在处理复杂模型和大规模数据时表现良好。
  2. 调节学习率
    • 使用学习率调度策略,如学习率衰减、余弦退火等,动态调整学习率以提升模型性能和收敛速度。
  3. 组合优化方法
    • 在某些情况下,组合不同的优化策略(如动量和自适应学习率)能够进一步提升优化效果。
  4. 监控训练过程
    • 实时监控训练过程中的损失函数和指标变化,及时调整优化策略以应对潜在的问题。
  • Post title:优化算法的演进 —— 从梯度下降到ADAM
  • Post author:Chen Kai
  • Create time:2024-06-09 15:00:00
  • Post link:https://www.chenk.top/优化算法的演进 —— 从梯度下降到ADAM/
  • Copyright Notice:All articles in this blog are licensed under BY-NC-SA unless stating additionally.
 Comments